新聞動態
News
專業口罩機廠家
提供可靠,高性價比產品
東莞市匯通自動化設備
地  址:廣東省東莞市萬江街道新
?      和盛豐路5號3號樓101室
電  話:0769-21688523
傳  真:0769-22177623
聯 系 人:李小姐
電  話:13316693653
公司主頁:www.jk100k.cn
電子郵箱:info@sinvta.com
4匯通新聞
您的位置:首頁  ->  匯通新聞

斬獲10項省科學技術獎,東莞科創牛年新氣象


5月20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舉行,頒發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該獎項是全廣東省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會上,東莞獲得1項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科技進步二等獎,它們分別是:東莞市金銀豐機械實業有限公司的“分散染料無廢水連續染色工藝及設備”項目獲得技術發明二等獎,東莞理工學院的“全自動高速PCB封裝點膠機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廣東博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新一代冠脈介入球囊導管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的“低危害無接觸生物取樣(采血)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含新冠)”項目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

喜訊遠不止此,有6個東莞企事業單位參與的項目,同樣獲得省科學技術獎。它們分別是:東莞市正新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的“高強度全回收增產地膜先進制造與循環利用”項目獲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的“基于互聯網的公開信息大搜索關鍵技術及系統”項目,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東莞市匯通自動化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質高效醫療防護制品制造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東莞市毅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面向復雜場景的視頻內容服務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項目,東莞市中天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的“高鐵鋼軌修磨機器人系統研發與應用”項目和東莞市新雷神仿真控制有限公司的“基于科普展項創新導向的科技館持續發展與示范”項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近年來,東莞全面謀劃創新體系建設,構建從“源頭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培育”的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面,東莞將科技進步與工業緊密結合,背靠種類齊全、配套完整的工業產業鏈,讓科技之花不斷結出產業碩果。

破解產業難題,企業收益大增

傳統紡織印染行業存在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三大難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印染類企業。根據數據顯示,染色廢水年排放近10億噸,一年能源消耗標煤為700萬噸,在41個工業行業中,紡織業廢水排放量位居全國第三,因此,傳統印染類企業面臨限產、整改、搬遷、關停的風險,行業呼吁新技術。

如何降低染色過程中的用水量,甚至做到無廢水排放?東莞市金銀豐機械實業有限公司給出了解決方案。

省科技創新大會上,東莞市金銀豐機械實業有限公司的“分散染料無廢水連續染色工藝及設備”項目獲得技術發明二等獎,這一項目不僅給出了低能耗、低污染印染方案,更加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2016-2018年間,該項目的銷售額共計16486萬元,利潤共計3958萬元。產品不單在國內市場銷售,也出口至巴西、土耳其等國家,在出口創匯的同時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除此之外,項目還與東莞市汴記機械有限公司簽訂技術許可合同1500萬元,獲得廣東佰信正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融資2000萬元,現正在生產的合同訂單共計超過5000萬元。

無獨有偶,今年5月,廣東博邁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邁醫療”)宣布,其歷時五年創新研發的全球首創三金屬絲外周刻痕球囊導管,已順利完成中國臨床試驗全部入組,將為廣大外周血管狹窄病變及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帶來福音。會上,博邁醫療的“新一代冠脈介入球囊導管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

據了解,為解決冠脈介入球囊的卡脖子問題,博邁醫療研發了微晶網格球囊成型工藝、三角形金屬絲切割球囊等多項工藝及專利。

2020年2月,博邁醫療三款代表了血管介入球囊導管國際先進技術的產品,在同一天接連收到歐盟認證機構的CE證書,目前已登陸歐盟及相關地區市場。近三年以來,項目產品累計銷售收入達到1.4億元,累計利潤1790萬元。

優秀成績背后,東莞謀劃全鏈條創新體系

近年來,東莞實現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數量持續突破,今年10個項目獲獎,排名全省第四,這背后折射出東莞科技創新實力的不斷提升。

2020年,松山湖科學城——深圳光明科學城連片地區獲批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東莞集中優勢資源,舉全市之力將松山湖科學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在大灣區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的機遇下,東莞構建從“源頭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培育”的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

在源頭創新方面,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的那句預言:“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級的科學家將不會是意外?!币呀涀優楝F實。

2020年院士峰會期間,近60位院士齊聚東莞。值得一提的是,廣東院士聯合會聯合東莞市科技局、東莞市高新技術產業協會等深入走訪了50多家有一定規模實力、有較強研發能力、對院士專家高端創新資源有強烈需求的優秀民營企業,邀請涉及領域的院士專家點對點地進行“把脈會診”,初步確定有10個合作項目在磋商中。

提升創新能力,企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東莞依靠廣闊的市場主體,讓技術創新生在企業、用于企業、惠及企業。

通過建立產業“卡脖子”技術項目庫、設立市級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轉型升級,東莞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成效顯著。2020年,全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高達3.06%,與2017年相比,增長23.3%,位列全省第三。另一方面,高新技術企業產值超過1.2萬億元;華為、OPPO、VIVO等三大手機品牌出貨量位居全球前五;入圍2020年廣東制造業500強的企業數量達到78家,創歷年新高;先進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 50.9%,成為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

全鏈條發力,東莞科創實力與日俱增,各個權威科創榜單中,東莞已成為“??汀?。在“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20”中,東莞位居全國地級市創新發展指數第7位;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中東莞創新能力位居72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力排名第22位。

攻堅關鍵核心技術,東莞創新在路上

縱觀此次發布的廣東省科技創新獲獎名單,獲獎技術大多離不開“關鍵”和“核心”兩個詞。

為加快發展新動能,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東莞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期東莞統籌了約60平方公里空間,建設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分別在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材料、數字經濟、新能源、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揭榜招商,通過招引龍頭企業,聚集政策資金人才的優勢,突破“卡脖子”技術問題。

例如,針對集成電路技術含量較高的芯片制造環節,東莞尚未實現“零的突破”的問題,東莞將于臨深片區規劃建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加大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加快“芯、屏、機、核”等領域關鍵技術突破。

記者從東莞市科技局了解到,接下來,東莞還將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松山湖科學城,舉全市之力將松山湖科學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高地;圍繞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協同創新網絡等關鍵環節發力,全力營造最優的科技創新生態;深化科技體制機制綜合改革,構建現代化的科技創新治理體系。

【見習記者】唐卓

【記者】吳擒虎

【作者】 唐卓 吳擒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返回]   
上一篇:無
< 亚 洲 成 人 网 站 免 费_人妻人人添人妻人人爱_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_国产一二三区四区芒果